北京首个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启动 为老年人提供“外卖式”助餐服务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2021-06-15 16:38:09

如何解决老年人就餐难题一直是社会各界的关注重点。日前,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披露数据显示,本市计划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目前已完成684个,未来还将推动有助餐功能的养老机构向周边居住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同时,西城区还启动了北京首个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为老年人提供“外卖式”助餐服务。李红兵表示,今后北京的老年餐服务将通过更社会化的方式提供,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在业内人士看来,接下来老年餐的赛道会向着更市场化的方向迅速扩容,供给端还需“各显神通”,以服务“抓住老年人的胃”。

织密线下就餐网络

“去年北京12345热线接到涉老诉求约有5000多例,这些诉求个性化特征明显,涉及安全、法律保障、拿药开药、养老机构收费退费、居家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也包括了老年人的就餐问题。”李红兵表示。

要规划养老助餐服务的“输出”方式,还需先厘清老年人的餐饮消费特点。据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建功南里社区养老驿站负责人马洪延介绍,目前,居家养老且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普遍偏向到身边的养老驿站就餐。以其所在驿站为例,建功南里驿站提供这项服务以来,除了责任片区(5个社区)内的居民,不少住在附近的老年人也经常会到驿站就餐。“现在,每日到驿站活动就餐的老年人大概在150人左右。一方面,驿站提供的老年餐价格普遍比餐厅更低;另一方面,老年人对驿站非常熟悉,也更信任这里的餐品质量。”马洪延表示。

现场拍摄

除了养老驿站,一些专业化的助餐点也成为老年人饭点必“打卡”的地方。据了解,目前本市养老助餐体系主要涵盖养老服务机构、社会餐饮企业、老年餐桌、机关企事业和单位内部食堂四个类型的供给方。八达岭镇小浮沱村老年幸福餐桌,就是当地由村集体建立起来的。据餐桌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村集体将扩大就餐点规模,争取辐射更多老年人。其实,不只是小浮沱村,为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织密助餐点、扩大覆盖范围,已成为北京构建老年餐市场格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据李红兵介绍,今年北京市计划发展1000家养老助餐点,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正式运营并开展助餐服务的养老驿站为684个,其中东城45个、西城31个、朝阳118个、丰台48个、石景山33个、房山57个、通州81个、昌平30个、大兴52个、门头沟15个、平谷14个、怀柔53个。未来,北京还将推动有助餐功能的养老机构向周边居住的老年人提供配套服务,包括制餐、分餐、现场就餐、送餐等,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线上老年餐桌“开张”

根据驿站负责人的反馈,除了“就近”选择助餐点,不少老年人也开始尝试更加便利的线上平台购买心仪的产品。

据西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底,北京开通了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线上外卖平台。截至目前,已有多位老年人在驿站内成功下单,北京首个养老助餐数字化试点也随之正式“开张”。

值得一提的是,李红兵还提出,今后北京的老年餐服务将利用数字化平台等渠道,实现全程留痕追溯可查,令服务供给更加精准和专业。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参与首批试点的驿站共包括西城区的3个街道、4家企业的6个站点。商家通过与外卖平台签约成为供应商,为辐射区域内老年人提供“外卖式”的助餐服务。

北京商报记者实际操作后发现,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可由养老驿站在线上以团餐的形式点餐,老年人自行前往驿站领取或由驿站配送。同时,老年人也可在外卖平台手机软件上,在专用入口自行点餐,由外卖骑手将餐品配送至老年人手中。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北京还将引入更多的外卖服务商等线上消费平台,参与老年服务的市场化运营,破除老年人面前的“数字鸿沟”。

市场化老年餐频现“新花样”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要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就餐需求,仅靠政府“兜底”并不可持续。实际上,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也在此前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接下来,北京将鼓励、推动更多养老助餐服务商进行市场化改革和探索。换言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化企业在需求的带动下,进入老年餐赛道。

现场拍摄

对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后、欧亚系统科学研究会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郑志刚分析指出,社会化餐企等各路企业加码银发业务后,老年人的选择空间将更加广泛,届时,谁能留住老年人的“胃”,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郑志刚认为,要想在老年市场中站稳脚跟,“应需而生”是关键。“对于一些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来说,餐品本身的质量就比距离、性价比等因素更重要。如重度失能的老年人就因吞咽困难等问题需要长期吃流食等特殊餐食,如果助餐企业能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推出更多定制化、专业化的产品,就能进一步扩大自身客群。”无独有偶,市民政局近期也表示,将探索搭建老年特殊营养餐中央厨房,解决失能老年人在就餐时存在的吞咽困难和营养不足等问题。

与此同时,不少提供助餐服务的供给商也开始转变经营模式,翻新“花样”来吸引老年人前往。马洪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让老年人吃上更符合自己口味的餐品,自己所在的驿站将以往的固定菜谱变成了一周一调整的“轮换菜谱”。此外,对于一些腿脚不便,在家做饭有困难的老年人,或有家庭聚会需求的服务对象,驿站还推出了上门助餐业务,可提供上门做菜、原料加工等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