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一线技工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出众,把“论文写在车间流水线上”,只有越来越多的一线技工成长成才,才能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日,浙江省诸暨袜业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首次开展职称社会化评价工作,参评的14名一线技工有3名顺利通过评审,获得“助理工程师”职称。这3名只有初中学历的技工将进入主要由高校教授组成的袜业人才专家库,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业务培训等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获评职称的3名技术工人,均是由当地民营企业主动为他们提出申请,此前这一情况并不多见。为何企业的态度会有所转变?技术工人获得职称后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农民工成了“助理工程师”
浙江诸暨以袜子声名远播。这里每年袜子产量占全国的70%、全世界的35%,全世界每三双袜子中就有一双产自诸暨大唐街道。
在这个“中国袜业之乡”打工近十年的王海亮,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跟高校教授一同进入专家库。今年34岁的王海亮是河南人,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13年,他来到诸暨大唐,先后从事过修理袜机、产品打样等不同的工作。2016年,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决定转型,从生产一体裤转向生产运动袜,打样能力出众的王海亮随即被该公司挖走。
记者了解到,运动袜打样要考虑多重因素,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脚的保护度和舒适度要求不同,袜子的工艺参数也不同。例如,篮球袜打样时就要充分考虑对脚踝、足弓的保护。在多年的实践中,爱琢磨的王海亮成了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他只有初中文化,却是我们公司实打实的技术人才。”浙江华诗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孝峰说,这些年,公司推出了1500多种运动袜产品,全部由王海亮打样。去年年底,得知可以给一线技工申报职称后,赵孝峰便主动帮王海亮填写材料,最终,王海亮顺利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
通过职称评审后,王海亮还收到了一个更大的喜讯——他将进入由诸暨袜业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组建的袜业人才专家库,为当地整个行业的袜企“问诊把脉”,提供技术咨询、业务培训等服务。该专家库目前有袜业工程师218名,基本由高校教授组成。
同样获评“助理工程师”的李小兵,因擅长原料配色,在当地袜业企业中也小有名气。今年50岁的李小兵是四川人,初中未毕业就开始打工。长年累月的积累让他对颜色极为敏感。如今,李小兵能配出500多种颜色的丝线。
目前,李小兵已成为所在公司研发和管理团队的核心人物,在团队中,虽然他学历最低、年龄最大,但在产品研发方面却最有发言权。
技工成“香饽饽”
在当地,像王海亮、李小兵这样懂技术的一线技工已经成为袜企们争抢的“香饽饽”。
赵孝峰说,王海亮是公司不可或缺的技能人才,帮他申报职称,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也是企业实力的象征。
问及是否担心王海亮被其他企业挖走时,赵孝峰笑言:“不担心。我跟他不仅仅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一起把企业做大。”
记者了解到,除了固定年薪,公司还会根据打样数量、难易程度,以及产品销售额,给予王海亮提成激励。
大唐袜业电子商务联合会副秘书长寿曙峰说,袜子生产流程涉及打样、定型等多个工种,每个工种都涌现出一批技术出众的技能人才,深受企业青睐。在行业内,这些技能人才被高薪挖走已经不是秘密。
张娇娜一直在当地袜企从事一线产品检测工作,3年前,诸暨华海氨纶有限公司以比她原有工资高30%的薪资待遇将她挖走,如今她已是该公司生产主管。
“一线的高技能工人,企业都是抢着要,但工作不光要考虑收入,工作环境、团队氛围也很重要。”张娇娜说。
诸暨袜业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章玉铭说,来自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实实在在的“实践专家”,三位技工进入袜业人才专家库后,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能为整个行业提供专业而具体的服务。
让更多一线技工成长起来
“当前职称评审工作存在‘体制内热、体制外冷’的现象,民营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很难看到低学历的一线技工参评。”诸暨市人力社保局专业技术与职业资格管理科副科长谭玲介绍。
为激励更多民营企业的一线技工成长成才,从2019年起,当地率先在黄酒等行业开展职称社会化评价试点工作,通过选择一批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影响力大的社会组织来承接职称评审工作,将人才评价权限交给市场,推动职称评审走向专业化、精细化,激励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去年,当地政府、企业合力加快探索步伐,将纺织行业的职称评审工作下放到诸暨袜业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向企业发出职称申报的消息后,一些民营企业开始主动给一线技工申报职称。
据了解,目前,当地新增13家单位开展社会化评价工作,共有800余人通过初、中级评审,取得相应职称。其中,中专及以下学历者50人,大部分是一线技工。
绍兴文理学院纺织工程专业教授奚柏君认为,一线技工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出众,可以把“论文写在车间流水线上”,只有当更多一线技工们都能像高学历人才一样,享受相应的薪级待遇、晋升空间和社会地位,才会有越来越多一线技工成长起来,从而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报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王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