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焦点讯!伦敦时装周强势归来!多达16位中国设计师创纪录亮相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2023-02-27 07:21:41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赵雪湄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陶短房 环球时报记者 王佳琳 刘洋】广为人知的成熟品牌、初出茅庐的业内新秀,都在2月17日至2月21日汇集于2023年秋冬伦敦时装周的舞台,展示着时尚界对秋冬着装新趋势的理解。伦敦时装周与巴黎时装周、纽约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一起,并称世界“四大时装周”,自1983年举办第一届起,备受媒体、时尚界、专业人士、名流和普通人的瞩目。时装周是时尚界服装设计师以及时尚品牌发布新一季产品的活动,也是全球时尚达人潮聚的盛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去年9月的伦敦时装周气氛低迷,一些大牌甚至取消了时装秀表演。随着今年5月6日查尔斯三世加冕典礼日临近,伦敦时装周也强势回归,精彩纷呈。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后,伦敦时装周首次重返线下。因此,本季时装周也被普遍视作“久违盛会的回归”。

“走街”取代T台展示

伦敦时装周由英国时装协会(BFC)支持主办,其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本季时装周汇集127个品牌,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时尚设计师齐聚一堂,各品牌以线下走秀、静态展览、线上数字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服装设计最新创意,令观众大饱眼福。

本季伦敦时装周较以往相比,有许多鲜明的新意。比如展览会场更多且几乎遍布全城(以往通常集中安排在同一个街区);更多品牌采用时髦的互动舞蹈和“走街”形式取代传统的T型台展示;新兴品牌大量涌现,其数量和受关注程度首次超过成熟品牌;更多设计师大胆启用孕妇、幼儿等特型模特。

商业与艺术的冲撞

时装周往往是新一年流行趋势的风向标,本届伦敦时装周可谓创意满满,各大亮点紧紧抓住观众眼球。

在秀场服饰的设计灵感上,不少设计师选择拥抱过去、回忆传统经典。比如,在此次伦敦时装周的秀场上,皮革卷土重来。美国时尚媒体Glossy 19日报道称,受经济下行影响,不少品牌优先考虑高利润的皮革制品,“皮革主导了2023年秋冬季时装秀”。不少品牌的秋冬系列都推出各式各样的皮包、皮裙、皮靴。

作为英国标志性的品牌,去年9月迎来新创意总监的巴宝莉是此次时装周的另一大关注点。美联社21日报道称,绕开品牌经典的米色风衣,丹尼尔·李在巴宝莉秀场亮相的第一批作品以人造皮草和羽毛为特色。缀满艳丽羽毛的毛衣、夸张的超大号人造皮草帽子、饰有羽毛的手袋十分吸睛。

2023年2月18日,英国伦敦,2023秋冬伦敦时装周期间,DAVID KOMA秀场。(视觉中国)

与以往相比,本季伦敦时装周明显让人感受到“更商业化的思维”和“更多艺术考量”两种尖锐对立的风格相互冲撞。一方面,不少新兴品牌推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前卫设计,表现出对时尚与当代新潮科技结合的大胆探索。比如土尔其裔英国设计师芬迪科格鲁,继续用设计探索“对女性性感的全新定义”;爱尔兰设计师罗查则推出据说灵感来自爱尔兰农村的“干草装”;还有一些品牌设计了更接地气、被时尚记者称为“可以脱下来当场卖掉”的实用型时装。

正如许多时尚媒体和业内人士所指,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公众消费意愿降低的背景下,“生活成本危机催生下的创造力”成为众多品牌和设计师共同关心的主题。《Vogue》杂志英国版总编辑恩宁弗认为,时尚界并非第一次遭遇经济衰退,“衰退的作用是让创造力变得更加重要”。许多时尚研究者称,本季时装周明显看到“复古风”和旧时尚回潮的迹象,而这与历次萧条期一致。

培养新兴设计师

四大时装周从来都是各界名流竞相“走秀”的舞台。而因为和好莱坞颁奖季档期“撞车”,秋冬季伦敦时装周向来是好莱坞明星更少,而其他领域注重时尚的名人集中。美国“商业内幕”记者在观察伦敦时装后表示:“今年时装周最大的特点,一是前来‘走秀’的名人更大方、更没架子,更乐意与普通人同框;二是媒体记者更多地将镜头对准追求时尚的普通街头过客。”

伦敦时装周一直是培养新兴设计师力量的重要平台。2023年正是新传人设计师发展计划“纽肯”30周年,BFC为此设置了为期一整年的庆祝活动,旨在突出伦敦作为培养创意人才的全球领导者的独特地位。BFC首席执行官卡罗琳拉什称,过去30年,“纽肯”计划对英国本土品牌和全球时尚行业的影响不容低估。

中国设计师创纪录

在灵感与艺术的碰撞中,也少不了中国品牌以及华裔设计师的身影。本季伦敦时装周的中国元素为历届最多,多达16位中国设计师创纪录亮相,活跃在秀场舞台间。

2月17日在时装周主秀场肖迪奇的首日首场重量级走秀,即由四位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担纲开场,并大受欢迎。次日,中国设计师带来的5个品牌的时装,将中国元素凸出绽放。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数字还是实体,都有一些华人设计师跃然眼前,他们的作品在本届时装周上熠熠生辉,中国时尚生力军强势走进全球观众的视线。

英国知名设计师、今年72岁的珀西瓦尔谈及中国设计时,毫不掩饰其赞美之意。她表示:“中国设计太具有诱惑力了,面料色彩缤纷、极其丰富、极具生命力,理念非常富有创新性。我特别喜欢。”美国时尚女装视频购物平台The Lobby 创始人史密斯则说:“在这次的时装周中,我们看到中国品牌的真正回归,中国品牌在向世界打招呼并展示自己。”北京“00后”设计师袁奇奇认为,中国的设计元素跟国际上当下的现代文化有一定隔阂,二者没有衔接起来,“中国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时装文化和时装风格”。“90后”中国时尚设计师吴子珺说,时尚的脚步永不停滞,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便可摘星辰,向世界展示属于我们的东方大美。

《环球时报》记者参访时发现,中国设计师在本次伦敦时装周的表现可以用突破、创新、多元来表达,本次开设的线上和线下秀场,展现了中国设计师在全球化视野、在原有成衣设计基础上,展望未来时尚和艺术表达方式的明确态度和革新想法。其中在视觉表达、服装材质、服装廓形和印花元素方面,中国设计除了表达东方美学的中国符号,更多关注了全球视野的主题,比如“自然共处、宇宙触动、废土重生”等主题,采用了拼贴、3D打印、香云纱等材质,将中西方时尚特色充分交融共生。

史密斯评价称,“疫情3年”令许多中国元素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失踪”了,不少设计师和品牌无法走出国门,“本季伦敦时装周标志着中国时尚品牌的真正反弹”。

奢侈品专家、要客研究院院长周婷23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时装周是中国时装品牌出海的一个跳板,具有投入小、产出大的效果。中国品牌可借这样的机会和国际知名品牌,特别是同知名奢侈品牌站在一个舞台上,有利于近距离学习和借鉴国际品牌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国际化营销经验。由于伦敦时装周的巨大时尚影响力,通过参加这类活动,中国品牌能够紧跟潮流趋势,产品设计与创新也可获得更多灵感,并有机会接触全球产业链资源,特别是前沿稀缺服装材料资源,获得更多合作伙伴。此外,中国品牌更易获得一定国际影响力,进入国际消费者和国际媒体视野。同时,可以为中国服装品牌积累营销素材,提升中国品牌形象,参加时装周一直是很多品牌进行营销的最佳话题之一。不仅如此,时装周类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大型招商会,中国品牌有机会接触国际代理商和经销商,为快速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便利条件和机会。

周婷表示,中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分产品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两个层面,目前中国服装品牌在产品国际化方面有一定成绩,其中跨境电商是主要推手。但是,中国服装品牌并没有建立起国际化品牌影响力,大部分中国品牌的国际化是“形式大于实质”。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很多中国品牌对国际化发展并没有明确认知。周婷称,客观说,中国服装品牌和国际服装品牌目前还有很大差距。产品创新已成为全球服装品牌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而中国品牌对产品创新还不够重视,投入也还不足。

史密斯认为,独立品牌要想借助伦敦时装周的平台真正提升自身品牌,就必须制定长期计划,并致力于在伦敦本地社区铺设成熟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形成一定规模的本地“粉丝”群体。“此次参加伦敦时装周的不少中国设计师都是非常成功的典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