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A股中药股频频发出走强的信号。康缘药业的股价也走出了一波凌厉的行情,从去年10月10日的13.06元/股,快速涨至11月30日的27.5元/股,期间涨幅高达110.57%。
(相关资料图)
进入2023年后,康缘药业股价出现第二波强势上涨,从年初的18.79元/股涨至4月11日收盘30.6元/股,三个多月涨幅高达62.85%。
股价大涨背后,康缘药业近年来业绩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但是随着中成药集采来袭,这种股价与业绩齐飞的局面恐怕难以延续下去。
中成药集采来袭
近期,康缘药业股价剧烈波动,4月7日当天收盘大跌4.83%,4月10日上午,中药板块早盘跳水,康缘药业跌停,马应龙大跌近9%,九芝堂、昆药集团、羚锐制药、一品红等跟跌。
从消息面上看,3月27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发布后,市场担忧的情绪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3月29日,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在海南省陵水县产生拟中选结果,公示结束后将发布正式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39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6%。
自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共组织开展8批次国家药品集采,共纳入333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据西南证券研报统计,前7次全国药品集采平均降幅分别为52%、53%、53%、52%、56%、48%、48%,最高降幅分别为96%、93%、95%、96%、99%、74%、98%。
市场普遍认为,中成药集采规则相对友好,降幅会比较温和。但从湖北、广东、北京、山东此前组织的地区中成药集采来看,平均降幅分别为42%、56%、23%、44%,降幅并没有比化学药集采温和多少。
在2021年12月,由湖北省组织的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康缘药业的血塞通注射液(2ml:100mg,10支)基准报价16.7元,拟中选价格6.68元,降幅达到60%。而按照拟中选价格,该药一支的价格不到0.7元。
截至目前,康缘药业多个产品已中选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包括重磅产品热毒宁注射液,以及大株红景天胶囊、大株红景天片、复方丹参颗粒、银杏叶片等等。
除此之外,医保谈判“灵魂砍价”的杀伤力同样丝毫不亚于集采,以康缘药业旗下另一大单品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为例,该产品在2017年进入乙类医保目录的价格为316元/支,相比进入医保前的620元/支下降49.03%。2019年在第二轮谈判后,医保支付标准由原来的316元/支降为93.7元/支,降幅高达70.35%。
理论上,无论是集采中选还是进入医保目录,药企都可以通过以价换量,节省流通环节的销售费用支出来保住利润。
但药企能否成功实现以价换量还取决于降价后销售额的增长情况,现实情况是多数药企以价换量似乎并不明显,而且销售费用也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下滑。
康缘药业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2021年出现以价换量的效应,销售额开始回升。但2022年,该产品销量又同比下滑14.37%。与此同时,康缘药业的销售费用依然维持较高水平,2022年销售费用为18.68亿元,同比增长17.99%,销售费用率达到42.93%。
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和金振口服液是康缘药业三大核心大品种,其中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都面临着被“集采”和医保谈判“灵魂砍价”的风险。
疫情“红利”消失
康缘药业近年来强势的业绩表现,则有赖于新冠疫情。数据显示,2022年康缘药业实现营业收入为43.51亿元,同比上升1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亿元,同比上升35.54%。
今年一季度,康缘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同比增长25.39%;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8.6%,归母净利润增速已经连续六个季度维持在28%至51%的高增长区间。
不过具体来看,康缘药业的业绩高增长背后,新冠疫情出了不少力。2022年康缘药业注射液营收为14.51亿元,占比为33.35%,今年一季度,注射液板块实现营收5.9亿元,占比大幅上升至43.64%。
个中原因是公司的热毒宁注射液先后被列入国家发布的第六至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推荐用药,由此带来销量大幅增长。2022年,热毒宁注射液销量同比增长54.29%。
此外2022年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预指引》(简称《指引》)中,康缘药业的独家品种散寒化湿颗粒、金振口服液、杏贝止咳颗粒以及加味藿香正气软胶囊预防、康复进入用药方案。
去年年底在放开疫情管控后,国内新冠感染集中爆发,居民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购买需求大增,康缘药业的金振口服液、银翘清热片、杏贝止咳颗粒、散寒化湿颗粒一度在市场上被买断货。
据悉,金振口服液四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0%以上。与此同时,去年四季度康缘药业实现营收12.25亿元,单季营收创出历史高位,今年一季度营收再创历史新高。不过,就目前来看,新冠疫情已近尾声,相关药品的需求或将出现下滑。(内容来源|商业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