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大松山墓群考古发掘出土的情况来看,从两晋到唐宋元明清,由过去小聚集家族性的墓地,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公共墓地,意味着各个不同的民族,各种不同的人群,能够共享墓地,和谐相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评委霍巍说。
【资料图】
受访者供图。
究其原因,在霍巍看来,生活在中国西南的各民族在大松山附近繁衍生息,相互尊重,和谐生活,可以得出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较为稳定、和谐的。
大松山墓群其墓葬数量之众、形制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其中出土的文物,涉及范围之广、历史跨度之大,更让人印象深刻。
马坡M22:3铜釜(南朝)。
霍巍感慨,让所有评委感触最深的是,大松山墓群为解读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提供了非常鲜活的例子。
大松山墓葬从两晋到明延续1400余年,犹如一部埋藏地下千年的黔中通史,首次完整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集中反映了黔中地区当时的生活、商贸、信仰、丧葬等情况,展现了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画卷。
两晋南朝器物。
“整个考古工作的成效体现了中国考古学水平,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大松山墓群跟历史文献相互印证,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历史书写。”霍巍坦言,大松山墓群让全世界看到,为什么中国由56个民族聚居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虽经历了五千多年而中华文明不断裂,中国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姊妹。
“大松山墓群向世界讲了一个民族团结的好故事。”霍巍表示,大松山墓群是个好题材,是多民族共创的历史,体现了多元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经贸往来的佐证。
这一持续近1400年,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墓地,为建立云贵地区历史时期考古学年代标尺,研究西南边疆古代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铜带饰(明)。
历史文物是民族团结的精神载体,大松山墓群出土的文物无论是金、玉石、纺织品,还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宝石和玻璃珠,都彰显着历史印记和各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
“我们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生活在一起,死了也要葬在一起,大松山墓群就是很鲜活的一个例子。”霍巍总结,从大松山墓群的布局、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可以看到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印记。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云开
视觉/实习生 明雪
编辑/陈江南
二审/赵相康
三审/黄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