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这一成绩单背后,是比亚迪长达20年、累计上千亿的技术研发支撑。从入局汽车行业被嘲笑和质疑,到如今创造历史,比亚迪证明了自己。
(资料图)
不过,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3.820, -0.01, -0.26%)(维权)碑,更是一次中国汽车的加速超越。在抓住新能源汽车这个新赛道之下,目前中国新能源(4.420, -0.22, -4.74%)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中国已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而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后的下一步,便是诞生世界级汽车品牌。正如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所说,“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品牌都有机会。此时的中国汽车,需要团结一致,相敬相争,推进中国汽车尽快走出大而不强的窘境,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
比亚迪创造历史:证明新能源可以 中国汽车可以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比亚迪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从2008年第1辆新能源汽车F3DM量产下线,到2021年的第100万辆,比亚迪用了整整13年;而从2021年5月到2022年11月,仅用时一年半,比亚迪就完成了第3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再到现在,距离第300万辆下线不到9个月时间,比亚迪就完成了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下线。
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时刻,要知道,实现这一目标的,目前全球仅有比亚迪一家,连特斯拉都还没做到。
不过,辉煌的背后也满是艰辛。
王传福在发布会上回忆造车往事时,动情处数次哽咽。比如2003年比亚迪刚刚进入汽车行业时,外界就质疑“一个做电池的,怎么敢做汽车?”;在2004年北京国际车展上,比亚迪首次展出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但那时其他的展台全是燃油车,根本没有人相信新能源汽车能有未来。
在一路质疑中,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研发。他透露,20年以来,比亚迪的研发团队从成立之初的二三十人,增长了两千多倍。技术研发团队已经超过9万人,拥有11大研究院。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比亚迪会递交19项专利申请,获得15项专利授权。
目前,比亚迪已推出刀片电池、DM混动、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正是因为这20年的技术积累,才有了如今的厚积厚发。
从如今的结果来看,面对质疑和嘲笑,比亚迪用20年时间的坚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实际上,比亚迪造车的故事,也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很多中国品牌都和比亚迪一样,也有过不被认可,不被看好的经历。
比如2008年,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失意的一年,产销规模未能如愿达到千万,中国品牌的市占率更是下跌至28%;2014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再次连续下滑,遭遇了史上最严重的十二连降。
而在这个过程中,比亚迪也在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比亚迪克服重重困难,研发出各项颠覆性技术之后,在自身应用的同时,也在进行技术外供,以助力中国汽车同行一同加速新能源转型。
比如,比亚迪的三电技术已经应用在了一汽(红旗)、创维、赛力斯(39.350, -0.33, -0.83%)(蓝电)等车企的新能源车型上。
与燃油车时代不同,新能源汽车改变了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给了中国汽车一个换道超车的可能。如今,中国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终于迎来了春天。此次比亚迪(259.250, -3.45, -1.31%)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里程碑便是证明,中国品牌开始从配角成为主角。
中国汽车加速超越:需共同做大市场蛋糕
“比亚迪成为了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这是属于比亚迪的高光时刻,也是属于中国品牌的高光时刻。”
王传福此言不虚。实际上,在比亚迪跑出加速度的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全新的纪录。从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中国用了14年;而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只用了不到一年半。
曾经,中国是汽车工业的落后国。在燃油车时代,中国车企没有技术积累,只能以市场换技术,以迎头赶上;而如今,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已经实现了多项技术领先,再加上庞大的市场规模,可谓是已经成为汽车强国。
多项数据也证实着这个判断。
数据显示,在产业规模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全球有超过60%的新能源汽车由中国生产销售;在核心技术及产业链上,中国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动力电池由中国供应。
“有了这些,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如今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从落后到追赶,再从追赶到领先,中国汽车的发展历程着实不易,新能源转型也是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汽车品牌应该抓住这次机遇,共同做大新能源市场,而不是上演窝里斗的闹剧,让人看笑话。
实际上,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远未饱和,依然处在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过渡当中,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才是替代关系。中国品牌要做的不只是分蛋糕,更要一起做大蛋糕。
王传福也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增长到60%以上。在新能源汽车的变革浪潮中,中国品牌也大有可为。去年,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在新能源与中国品牌崛起的双轮驱动下,预计三年内,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将提升到70%,实现跨越式发展。
20%份额的增加,这也意味着,400万辆的市场增量,这个增量将属于所有的中国品牌。
出海成下个增长点:中国将诞生世界级汽车品牌
王传福认为,拥有世界级品牌是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每个汽车强国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级品牌。比如美国有通用、福特、特斯拉;德国有大众、奔驰、宝马;日本、韩国也有自己的世界级品牌。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可的世界级汽车品牌。
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掌握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和完备的产业链,汽车产业不再被卡脖子。客观上,我们有创造世界级品牌的基础和实力。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也正在向打造世界级品牌努力。比如,比亚迪一方面在通过多品牌的方式完善用户群覆盖,目前比亚迪汽车已形成比亚迪品牌(王朝、海洋)、腾势品牌、仰望品牌、方程豹品牌矩阵,覆盖从家用到豪华、从大众到个性化,满足用户多方位、全场景用车需求;另一方面,比亚迪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截至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53个国家和地区。
除了比亚迪,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还特别提到了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等中国品牌,他们在出海过程中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向世界递出了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在发布会现场,比亚迪甚至还专门展出了多家国产自主新能源品牌的产品。
“我相信,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我们都有机会成为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王传福的这一表态也获得了多家国产车企掌门人的认可和声援。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祝贺比亚迪,也为中国汽车产业骄傲!比亚迪的厚积薄发,是长期主义的胜利,向比亚迪学习;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表示,要给王传福和比亚迪点赞,团结才是力量,也是带头大哥风范;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发文表示:为这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开创者鼓掌!为每一位新能源时代的参与者点赞!大好时代,一路同行!
这也成为中国汽车史上动人的一幕。
实际上,一方面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还在快速提升,中国品牌将共享增量机会;另一方面,中国品牌也要将目光瞄准机会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这也是中国汽车下一个时代的关键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以340万辆的汽车出口,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214万辆,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虽然规模上去了,但中国品牌与成为世界级品牌还有距离。在外国消费者眼中,中国汽车品牌还十分陌生,单个品牌的影响力往往会受制于中国汽车这个标签。因此,现阶段,中国乘用车出海的当务之急是打响中国汽车这一品牌标签,让中国汽车发展壮大。
正如王传福所说,在世界汽车工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品牌们需要共同书写中国汽车的全新历史。“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是中国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需求。放眼未来,中国汽车必将诞生一批世界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