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文:“寻找古诗里的春天”——上海大学国际学生诗歌校园行活动圆满落幕

来源:上海奉贤 发布:2023-04-23 20:41:57

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是增进不同文明对话的桥梁。4月20日是国际中文日,为庆祝这一重大节日,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的倡议下,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结合2023年国际中文日“中文:增进文明对话”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活动。

4月15日,上海大学20名国际学生跟随汉语教师和国际学生辅导员,在莺飞草长的春日里,身着传统汉服,品读国学经典,寻找古诗里的春天,共同感受中文的魅力,进行了一场充满乐趣的校园文化之旅。

01


【资料图】

以诗咏景,寻美校园春景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古人留下了很多描写春天的美好诗句。同学们徜徉在美丽校园里,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春夜喜雨》、《春晓》、《忆江南》、《惠崇春江晚景》等诗词名篇中描绘的景色,仿佛变得栩栩如生、触手可及。

漫步在畔池湖畔,杨柳依依、绿草茵茵,同学们齐声诵读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柳枝仿佛引领同学们感悟诗人对自然万物的热爱,纤细柔长的柳条,牵动着人们的情思,蕴含着亘古不变的悠悠诗意。

02

以诗会友,品读国学经典

活动还邀请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同学们,以中英双语的形式对古诗词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诗意、诗形和诗境。来自土耳其的管理学院硕士生奥坎谈到了自己对《春晓》的感悟,他说,“春天就象征着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和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人生中会有许多逆境,如果我们不好好珍惜美好的事物,那他们就会像一场夜雨后的花儿那样凋落了。”

中外学生们从对诗文的理解和自身的感悟出发,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文化背景不同、风土人情迥异,对古诗词的共同喜爱让他们迅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建立了多元文化之间的认同感。

03

以诗明志,勤学互勉共进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活动也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国际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中文的独特语言魅力和中国古诗词的博大精深,结交了前进道路上志同道合的伙伴,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学习目标,今后要更加努力学好中文,多说多练,更深入地理解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增进各国文明交流对话的桥梁和纽带。

学生感言

文学院本科生金艺(韩国)

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穿上汉服带给我一种仪式感和庄重感,让我沉浸在古诗的情境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作为汉语学习者,穿汉服、读古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

法学院本科生诗娜(乌克兰)

俗话说“入乡随俗”,深入体验中国文化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这次中国历史文化之旅让我获得了难忘的情感体验。

美术学院本科生莫丁(萨尔瓦多)

这是我在中国最美好、最愉快的经历之一,是一个了解中国文化并融入其中的机会,我会永远记得。

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惠婧(老挝)

我喜欢看中国古装剧,诗词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每一句话都有丰富的含义,体现了古人深厚的文学造诣。

管理学院本科生杰妮(吉尔吉斯斯坦)

朗诵诗词是一种美妙的体验,这种语言有着独特的韵律,当我开始朗诵一首诗时,我会感受到一种全新的情感和思维方式。我很高兴能试穿中国古代的服装,汉服非常优美,充满了艺术感和历史韵味,汉服的式样和花纹能够体现出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安琳娜(俄罗斯)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追寻古人的脚步,品味古诗里的春天,感受到了中国诗句的魅力和汉语的博大精深,非常感谢老师和中国同学们的辛勤指导。我以后要多参加这种活动,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

国际教育学院本科生张赫轩、林源锦(泰国)

这次活动让人印象深刻,穿汉服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很难得的机会。以前只能在电视剧看到的装扮,自己也能来试一试,真的别有一番感觉。听到同学们朗读古诗的时候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知道他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相信大家都乐在其中。

关键词:
相关新闻